蒸汽驅示蹤劑監測技術
一、示蹤劑監測技術原理
在注入井中注入示蹤劑段塞,然后通過在采油井中取樣,分析,再運用示蹤監測解釋軟件擬合計算,并結合儲層物性、生產動態進行綜合分析,從而為油田開發方案的制定和調整提供依據。
二、技術用途
認識注采井間的連通性
認識注采井間的壓力場分布
認識注入流體的波及方向及速度
獲得井間主流通道參數
認識地層裂縫發育情況和斷層的封閉性
獲得油藏的非均質性參數
指導堵水、調剖等工藝措施
示蹤劑篩選
一種好的示蹤劑應滿足以下條件:
地層中背景濃度低;
在地層中滯留量少;
與地層礦物不反應;
與所指示的流體配伍;
化學穩定性和生物穩定性好;
易檢出,靈敏度高;
無毒、安全、對測井無影響;
來源廣,成本低。
技術流程
三、獲得獎項
獲得四項國家專利和二十余項各類科技進步獎
四、現場應用
遼河油田:興采、曙采、歡采、錦采、茨采、沈采、特油公司、原科爾沁油田公司等共實施251個井組。
重點工程:
齊40塊蒸汽驅油工程
興28塊、曙22塊堿/聚合物驅油工程
興212塊分子膜驅油工程
錦90塊非混相驅工程
杜84塊SAGD驅油工程
外部油田:中原油田、冀東油田、新疆油田共實施13個井組
五、案例分析
應用實例:齊40塊蒸汽驅17-028井組汽驅狀況井間示蹤監測
監測目的:
認識注入井與生產井的連通性
認識注入流體的波及方向及速度
獲得地層的非均質性參數
典型井示蹤劑產出及擬和曲線
兩條曲線基本吻合,說明建模的參數基本與實際相符合,因此軟件解釋的結果可以反映出示蹤監測時的實際汽驅動態情況。
解釋成果一:示蹤劑產出情況
16口監測井中有12口井見到了示蹤劑,注入蒸汽主要向井組北部(構造高部位)推進,井組北部存在一定的汽竄。
解釋成果二:注采流線
注汽流線代表蒸汽的流動趨勢,但是有流線并不代表蒸汽突破,只有在注入條件與地層參數相適合的情況下,才會產生突破。
解釋成果三:壓力場分布
井組北部區域的壓力梯度要比南部區域大,注入蒸汽向北部的流量較大,因此北部區域的油井汽竄嚴重,從而影響到其它方向上油井的汽驅效果。
解釋成果四:井間主流通道參數
各采油井與注汽井間汽驅突破層都以大孔道的形式連通
采取措施后,17-028井組平均日產油由414.12bbl/d提高為446.35bbl/d,汽驅效果得到改善。
- 2020-03-03
- 2020-03-03
- 2020-03-03
- 2020-03-03